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70年来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更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中国人民用勤劳汗水智慧和勇气,改革和创新奋斗出来的。只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有能力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近14亿人口,5000多年文明史,是我们最基本的国情,也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源泉,我们已经走上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时代要求的正确道路,还将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此我们充满信心、坚定不移。
女士们、先生们,近年来全球化经济新动能不足、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加剧,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挑战凸显;各国政策内顾倾向明显,国际贸易和投资壁垒不断提高,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逐渐蔓延发酵,国际多边主义逐渐遭到挑战,经济全球化是进,还是退?
回顾历史,上个世纪兴起的全球化,起初只是西方发达国家,或者地中海文明的经济全球化。从上个世纪后期到本世纪以来,技术进步大大减少了各国间地理距离和交流的障碍,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金砖国家、越南、印尼等一批新兴经济体兴起,才出现了当下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西方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完全服务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全球进行产业链布局,将资源配置到要素成本低、营商环境好的国家和地区。在此过程中,中国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一步步走向中高端;逐渐富裕起来的近14亿人的有购买力的需求不断释放,同时,巨大的市场潜力展现出非凡的魅力。
世界各国优势互补,经济交融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必然。对于当前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国际社会既要高度重视深入思考,更要顺应潮流主动作为,同舟共济加以应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突出效率,公平总会受到影响。问题总是有内因和外因,内因起主要作用。解决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发展的不平衡,要靠发展来解决;国家应该积极进行结构化改革,把握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避免收入分配失衡加剧,应对好新技术和市场竞争给部分地区、行业造成的冲击,使民众不断从发展中受益。
我们只能在不断做大蛋糕的过程中,寻求更好切分蛋糕的方法;绝不能停下来,就切蛋糕的办法进行无休止的争执。诿过于人,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面对问题,中国的选择是坚定不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面对问题,中国的选择是坚定不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为一体的建设,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迈进。
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不少急流险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2013年以来,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多万,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全面从严治党,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中国坚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性世界经济,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理念,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新技术是机遇,也是风险和挑战。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每一次重大的突破,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会带来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打破现有的经济、社会、国家乃至地区间的平衡,挑战旧的规则和秩序,国家内部的经济社会管理、全球经济治理都需作出相应的调整。
这次年会以“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架构”为主题正当其时。当前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速度如此之快、规模之大,系统如此之复杂,对人类社会改变如此之深刻,是一次影响更为深远的全球化进程。要以全人类命运与共的视野与远见,共同构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架构。
要守住全人类安全的底线。逐步探索建立相关规则和标准,同时为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推广、利用留下广阔的空间。要平衡照顾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能仅仅以发达国家、个别国家的安全标准要求全世界。
要尊重各国主权,不搞技术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不纵容、不保护威胁其国家安全的技术活动。尊重各国选择的技术管理模式、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全球技术治理体系的权利。要坚持多边主义,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对话合作,构建和平安全、民主透明、包容普惠的技术规则体系和国际合作新框架,使全人类都能从技术创新中受益。
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技术创新在法治轨道和公认的国际准则基础上运行。由人类主导,为人类服务,符合人类的价值观,防止新技术成为实施恐怖主义的手段、违法犯罪的温床、侵害个人权利的途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